主辦機構:
捐助機構:

第10集:萬物之靈

字源參考

相關章節+

王曰:「嗟!我友邦塚君越我禦事庶士,明聽誓惟天地萬物父母,惟人萬物之靈。亶聦明作元後,元後作民父母。今商王受,弗敬上天,降災下民。沉湎冒色,敢行暴虐,罪人以族,官人以世。惟宮室、臺榭、陂池、侈服,以殘害於爾萬姓。焚炙忠良,刳剔孕婦。皇天震怒,命我文考,肅將天威,大勳未集。肆予小子發,以爾友邦塚君,觀政於商,惟受罔有悛。心,乃夷居,弗事上帝神祇,遺厥先宗廟弗祀。犧牲粢盛,既於兇盜。乃曰:『吾有民有命。!』罔懲其侮。」(《尚書‧泰誓上》)

【意譯】

周武王說:「啊!我友好諸侯國的國君,以及我的大小官員們,認真地聽我的誓詞。天地是萬物的父母,人類是萬物的靈長。真正睿智的人作君主,君主就是百姓的父母。如今商王紂不恭敬上帝,降災禍於百姓。沉溺於酒,貪婬於色,敢於施行殘暴虐殺之事,懲罰罪人以族滅之,授予官職父子世襲。大興宮室、臺榭、修築陂池、服飾奢侈,以此殘害黎民百姓。用砲烙酷刑殘殺忠良,用剖腹剔骨之法殘害孕婦。皇天震動發怒了,就命令我的先父文王,恭敬地奉行上天的懲罰,大功未能,文王就去世了。因此我小子姬發和你們這些友好的諸侯國國君,觀察商朝的政事。商紂王怙惡不悛,傲慢不恭,不事奉天地神靈,廢棄先祖的宗廟不行祭祀。甚至連祭祀用的牲畜和黍稷也都被惡人盜食了。他卻仍說:『我有臣民百姓,我有上天賜予的大命。』沒有一點兒懲戒自己侮慢不恭之意。」


註譯來源:

中華文化講堂(2017),《尚書/謙德國學文庫》。團結出版社。


內容重點

  1. 這是綜合第1至9集另一方式的表達:人,性善,人同時有奇妙的能耐,可以感通其他人和物,收集美善,存於心理。
  2. 廣義的禮,包括詩、文學、藝術。美育與德育的互動,在第20集將略有討論。


教學建議

  1. 討論「遊子吟」,看我們如何能夠走進母親、兒子、一綑線、一件衫、小草、春色,感受內裡的溫情。
  2. 討論:同學可舉出自己的例子,一件物件,如何會觸動起一些感情的聯想或記憶。


動畫文字版

我們先重溫一下明明Duck和我們走過的每一步。由孟子的性善論出發,我們天生就有體諒別人、同情別人的本性,我們也會有是非心,知道有些事是對的,有些事是錯。首先是父母無私的愛,引發出我們的善性。之後是親人、朋友、四周的人,我們真誠相待。我們開始好像懂得走進他們的內心,將心比己,推己及人。越是懂得代入他人的感受,就越會衷心為人感到快樂,越懂得敬佩別人的努力和成就。是的,所有東西得來也不易,由小草到大樹,由文字到一碗麵,由嬰兒到老人,對所有美好的生成,不論大小,我們都感到珍惜,欣慰。我們天生的善性也因為得到身邊這些喜悅的滋潤而鞏固、成長。

懂得代入別人處境之外,我們更懂分身。我們可以自己看守自己,自己當自己的老師,做人做事有甚麼過錯,都可以及時反省改正。不過世界這麼混亂,瞬息萬變,內心有時真的會有點散亂。幸好我們還有「禮」。禮,累積了歷代前人的智慧、善意,為我們留下了一些可以依循的軌道。可以是一些風俗,可以是一些儀式,可以是音樂,詩歌,以至是一些圖案,一些食物……這時候我們又有一招,和這一份份禮物連結,將裡面的善意,收納到自己的心裡,嗒嗒嗒……內心安定後,又可以繼續我們明明德的道路。代入,分身,連結,是呀,上天送了我們一顆好活潑、好靈動的心,所以我們人類,又叫做萬物之靈!

靈,上面是雨,中間是三個碗,下面是一顆心。多細微的雨點,我們的心,都可以一一盛載。以前的靈字還有兩個寫法,下面的心變成了「示」或「玉」。還記得禮字嗎?都看得見這個祭祀的祭台和玉器。謝天謝地,我們是一個靈動感性的人,可以感通人心,以至天地萬物。

有點抽象呢,不如我們先看一下,這首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的詩——

慈母手中線,遊子身上衣。臨行密密縫,意恐遲遲歸。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。

聽起來很神奇:母親的慈愛,兒子的心情,一梱線,一件衣服,初生的小草,溫柔的春光。以上所提的每樣事物,我們都可以像個精靈似的,鑽進每一個人,每一個情境,每一件事物裡面,感受到當中透露的感情。更奇妙的是我們遊走完一輪,竟然又會想起自己的父母,曾經淡淡的一次離別,一份禮物,一個笑容,一個背影……咦?很久以前好像有人問,為甚麼有些人小時候和父母很親密,長大後卻像失憶了,變得很生疏?如果我們經常運用心靈這個可以穿透萬物,穿越時空,可以裝載著所有微細感情的碗,結果是否又會不一樣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