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辦機構:
捐助機構:

第1集:什麼明明德?

字源參考

相關章節+

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知止而後有定,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。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。」(《大學》)

【意譯】

大德之人講習的學問道理,在於發揚人們天賦的善良美德;在於革除舊習,勉作新人;在於歸宿到才德完美無缺的最高境界。知道歸宿之所在,然後言語行動有一定的方向,言行有了一定的方向,然後心志能夠清靜,不胡思亂想;心志清靜了,然後能安寧閒適,不亂不躁;安寧閒適了,然後能考慮周詳,瞻前顧後;考慮周詳了,然後能有所收穫。任何物體都有根本和末節,任何事情也都有終結和開始。知道什麼該先,什麼該後,就接近於最合宜的程序和目標了。


孟子曰:「乃若其情,則可以為善矣,乃所謂善也。若夫為不善,非才之罪也。惻隱之心,人皆有之;羞惡之心,人皆有之;恭敬之心,人皆有之;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。惻隱之心,仁也;羞惡之心,義也;恭敬之心,禮也;是非之心,智也。仁、義、禮、智,非由外鑠我也,我固有之也,弗思耳矣。故曰:求則得之,捨則失之。或相倍蓰而無算者,不能盡其才者也。《詩》曰:『天生蒸民,有物有則。民之秉夷,好是懿德。』孔子曰:『為此詩者,其知道乎!故有物必則;民之秉夷也,好是懿德。』」(《孟子‧告子上》)

【意譯】

孟子說:「從天生的資質看,可以使人善良,這便是我所謂的人性善良。至於有些人不善良,不能歸罪於他的資質。同情之心,每個人都有;羞恥之心,每個人都有;恭敬之心,每個人都有;是非之心,每個人都有。同情心屬於仁,羞恥心屬於義,恭敬心屬於禮,是非心屬於智。這仁義禮智,不是由外人給與我的,是我本來就有的,不過不曾探索它罷了。所以說,只要去追求,便會得到;一經放棄,便會失掉。人與人之間,有相差一倍、五倍甚至無數倍的,這是未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才幹的緣故。《詩經‧大雅‧烝民》中說:『天生育無數人民,每一樣事物都有它的規律。百姓掌握了這些不變的規律,所以喜愛優良的品德。』孔子說:『這篇詩的作者真懂得道理呀!有事物,便有它的規律;百姓掌握了這些不變的規律,所以喜愛優良的品德。』」


孟子曰:「人之所不學而能者,其良能也;所不慮而知者,其良知也。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,及其長也,無不知敬其兄也。親親,仁也;敬長,義也;無他,達之天下也。」(《孟子‧盡心上》)

【意譯】

孟子說:「人不待學習便能做到的,這是良能;不待思考便會知道的,這是良知。兩三歲的小孩沒有不愛他父母,等到他長大,沒有不知道尊敬兄長的。親愛父母是仁,尊敬兄長是義,這沒有其他原因,因為這兩種品德可以通行於天下。」


孟子曰: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。先王有不忍人之心,斯有不忍人之政矣。以不忍人之心,行不忍人之政,治天下可運之掌上。所以謂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』者,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,皆有怵惕、惻隱之心,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,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,非惡其聲而然也。由是觀之,無惻隱之心,非人也;無羞惡之心,非人也;無辭讓之心,非人也;無是非之心,非人也。惻隱之心,仁之端也;羞惡之心,義之端也;辭讓之心,禮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人之有是四端也,猶其有四體也。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,自賊者也;謂其君不能者,賊其君者也。凡有四端於我者,知皆擴而充之矣,若火之始然、泉之始達。苟能充之,足以保四海;苟不充之,不足以事父母。」(《孟子‧公孫丑上》)

【意譯】

孟子說:「每個人都有憐憫別人的心情。先王因為有憐憫別人的心情,這就有憐憫別人的政治了。憑著憐憫別人的心情來實施憐憫別人的政治,治理天下可以像運轉小物件於手掌上一樣的容易。我之所以說,每個人都有憐憫別人的心情,道理就在於:現在有人突然看到一個小孩要跌進井裡去了,任何人都會有驚駭同情的心理。這種心情的產生,不是為著要和這小孩的爹娘攀結交情,不是為著要在鄉里朋友中間博取美譽,也不是厭惡那小孩的哭聲才如此的。從這事看來,一個人,如果沒有同情之心,簡直不是個人;如果沒有羞恥之心,簡直不是個人;如果沒有推讓之心,簡直不是個人;如果沒有是非之心,簡直不是個人。同情之心是仁的開端,羞恥之心是義的開端,推讓之心是禮的開端,是非之心是智的開端。一個人有這四種開端,正好比他有四肢一樣(是自然而然的)。有這四種開端卻自己認為不行的人,這是自暴自棄的人;認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,便是暴棄他的君主的人。凡具備這四種開端的人,如果曉得把它們擴充起來,便會像剛剛燒燃的火(終必不可撲滅);剛剛流出的泉水(終必匯成江河)。假若能夠擴充,便足以安定天下;假若不擴充(讓它消滅),便連贍養爹娘都不可能。」


註譯來源:

楊伯峻(2020),《楊伯峻四書全譯》(第一版)。北京:中華書局。


內容重點

  1. 儒家著重「求己」(詳見第18集),因此當孟子提出人性本善,他要求大家先審視自己內心,讓自己直接體會到惻隱、羞惡、辭讓、是非四種情感的呈現,而不是只當性善論不過是眾多理論假設的一種。
  2. 「是非之心」容易跟「羞惡之心」混淆。是非之心可理解為人與生俱來的認知、分析能力(分類、排序、基本邏輯等),例如當別人前言不對後語,即可知對方在說謊。孟子所謂的「智」,著重於閱讀自己、閱讀他人、分辨真心還是虛偽的能力(見第14、15集),亦包括處事合乎情理的能力。
  3. 四端是仁心的發端,卻不是完成。如何使善性鞏固擴充,正是整個儒學的內容。


教學建議

  1. 就著同學的見識與程度,用生活實例讓他們體會自己內在的四端之心。
  2. 舉手,看看能夠體會到自己內心善性的同學,到底佔大多數還是少數?


動畫文字版

明爐燒鴨,明爐Duck,這個知道,但是明明德呢?咦?看看香港大學的校徽,就看到「明德」這兩個字。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」,意思就是,至大、至重要的學問,就是明明德。

「明」,是太陽的光,還有月亮的光,太陽光芒四射,月亮內歛含蓄,總之都是光。那德呢?

「德」,一邊是「行」字的簡寫,指路徑;另一邊是「直」,下面的是「心」;加起來的意思,就是依照心的指示,走正直的路。

明德,就是先擦亮你率真的心,指引自己的路。然後明明德,令自己整個都發光發熱,充當人肉路燈,照亮周圍的人。先當月亮,之後成為太陽。

話雖如此,不過我們的心,是否真的如此可靠?一個好的心,良心,正直的心,是天生的?還是後天學習得來的呢?這個問題爭論了很久,因為這影響到教育,以至影響到整個社會制度。善良的心,是需要保護、減除障礙,讓它自己顯露、發揮?還是該着重多點灌輸,多解釋做好人有甚麼效益呢?事關重大,於是神經科學家、認知心理學家、人類學家都很努力,希望可以找到一個科學客觀的答案。

在二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,沒有神經科學,連科學這兩個字都還未出現時,孔子的兒子的兒子的學生的學生──孟子,提出了性善論。性,即是天生的心。為甚麼這樣肯定?孟子的論證,不用腦掃描,不用達爾文,連小朋友也可以自己實驗,就是撫心自問。

他說,一起試想想:見到小孩子即將掉下井,我會不會很緊張?很擔心?很想他安然無恙?我或許根本不認識他,也不認識他的家人。緊張、擔心,並非因為要別人誇獎我有同情心,也並非因為他的呼叫聲令人很驚心。那怕不認識,四周無人、無聲,但見到有人遭遇不幸,心裡總會不安心,很想可以幫助他。其實就算看到很老的人、傷殘的人、嬰兒,都想看看又甚麼可以給予他、幫助他?自己做了錯事,哪怕沒有人知道,心裡多少總有點過不去。見到別人做壞事,就算與我無關,也會有些憤怒。問問自己,會不會同情別人?能感覺到有些事情是對的,有些事情是錯的嗎?孟子說,如果你的心,不用別人提醒,也能很真實地感受到,真的有感受到,那就可以了!可以甚麼?當然是明明德啦!不然是明爐Duck嗎?!

不用證明全人類的心到底是如何,就憑自覺心裡面矇矇矓矓的善意和正義感,明明Duck,踏出了他漫漫長路的第一步。我們儘管看看,他可以走到哪裡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