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辦機構:
捐助機構:

第14集:講是講非

字源參考

相關章節+

孟子曰: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。先王有不忍人之心,斯有不忍人之政矣。以不忍人之心,行不忍人之政,治天下可運之掌上。所以謂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』者,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,皆有怵惕、惻隱之心,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,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,非惡其聲而然也。由是觀之,無惻隱之心,非人也;無羞惡之心,非人也;無辭讓之心,非人也;無是非之心,非人也。惻隱之心,仁之端也;羞惡之心,義之端也;辭讓之心,禮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人之有是四端也,猶其有四體也。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,自賊者也;謂其君不能者,賊其君者也。凡有四端於我者,知皆擴而充之矣,若火之始然、泉之始達。苟能充之,足以保四海;苟不充之,不足以事父母。」(《孟子‧公孫丑上》)

【意譯】

孟子說:「每個人都有憐憫別人的心情。先王因為有憐憫別人的心情,這就有憐憫別人的政治了。憑著憐憫別人的心情來實施憐憫別人的政治,治理天下可以像運轉小物件於手掌上一樣的容易。我之所以說,每個人都有憐憫別人的心情,道理就在於:現在有人突然看到一個小孩要跌進井裡去了,任何人都會有驚駭同情的心理。這種心情的產生,不是為著要和這小孩的爹娘攀結交情,不是為著要在鄉里朋友中間博取美譽,也不是厭惡那小孩的哭聲才如此的。從這事看來,一個人,如果沒有同情之心,簡直不是個人;如果沒有羞恥之心,簡直不是個人;如果沒有推讓之心,簡直不是個人;如果沒有是非之心,簡直不是個人。同情之心是仁的開端,羞恥之心是義的開端,推讓之心是禮的開端,是非之心是智的開端。一個人有這四種開端,正好比他有四肢一樣(是自然而然的)。有這四種開端卻自己認為不行的人,這是自暴自棄的人;認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,便是暴棄他的君主的人。凡具備這四種開端的人,如果曉得把它們擴充起來,便會像剛剛燒燃的火(終必不可撲滅);剛剛流出的泉水(終必匯成江河)。假若能夠擴充,便足以安定天下;假若不擴充(讓它消滅),便連贍養爹娘都不可能。」


子曰:「不知命,無以為君子也。不知禮,無以立也。不知言,無以知人也。」(《論語‧堯曰篇》)

【意譯】

孔子說:「不懂得命運,沒有辦法做君子。不懂得禮節,沒有辦法立足於社會。不善於分析人家的話語,沒辦法了解別人的善惡。」


公孫醜曰:「何謂知言?」曰:「詖辭知其所蔽,淫辭知其所陷,邪辭知其所離,遁辭知其所窮。生於其心,害於其政;發於其政,害於其事。聖人復起,必從吾言矣。」(《孟子‧公孫丑上》)

【意譯】

公孫醜問:「怎麼樣才算善於分析別人的言詞呢?」孟子答道:「不全面的言詞,我知道它片面性之所在;過分的言詞,我知道它失足之所在;不合正道的言詞,我知道它與正道分歧之所在;躲閃的言詞,我知道它理屈之所在。這四種言詞,從思想中產生,必然會在政治上帶來危害;如果把它體現於政治措施,一定會危害國家的各種具體工作。如果聖人再出現,也一定會承認我的話是對的。」


註譯來源:

楊伯峻(2020),《楊伯峻四書全譯》(第一版)。北京:中華書局。


內容重點

  1. 「智」即辨別人心的真偽,包括自己內心的真偽的能力。
  2. 「偽」不一定指欺騙。「偽」可以是蒙蔽,可以是一時的情緒,可以是偏執或誇大了某些感情或事情,因此都是虛偽不真。
  3. 「智」的相反是「糊塗」,糊塗的人不能辨別是非。


教學建議

  1. 嚐甘:把一片甘草或茶葉(鐵觀音或龍井)派給同學,體驗「甘」的滋味。
  2. 角色扮演:試以父子的身份回應各途人的責備,但今次可不能再糊里糊塗了!


動畫文字版

孟子說四善端,仁義禮智,端,仁義禮,之前已經說過,這次輪到智。那智,又是什麼呢?高IQ?記憶力強?知識廣博?呀……我們說人很明智,很有智慧,又似乎還要多俱備些什麼。到底是多俱備了什麼呢?

智,上面是知,知道,知識;知下面的,其實是甘字,嘴巴含着東西,滿口甘香。甘,是一些很好,又很頑強,好像拉扯着你的味蕾不願走的感覺,像甘草,功夫茶,海膽好像也算是。看看用甘組成的字,甚至的甚、精湛的湛、堪探的堪、還有酣睡,全部都有深長持久的意思。

智,就是在已知的事情上,深長的品下去,分清楚是非黑白。上次說「知言養氣」,知言,就是即使別人七嘴八舌,也知道對方實際說了什麼,這其實已經是智的一部分,還是很重要的一部分。在今天所謂的資訊時代,有什麼我們不是聽說回來的呢?那知言的智慧,是不是就是fact check呢?

試想有個小朋友的媽媽,煲了一碗中藥給他喝,他怕苦,於是媽媽就用嘴唇碰一下藥說,不苦,快點喝了它吧!小朋友很聰明,立刻拿起藥方上網fact check,不得了!他發現藥方起碼有四味藥是出了名的苦。結論:媽媽說謊,那碗藥,無論如何也不會喝,算不算很會分是非,很有智慧?

其實聽了孔子孟子的道理那麼久,大家都應該猜到了,他們最關心的,始終都是仁,人和人之間,真實的感情,所以,所謂知言,目的其實是知人心。藥是苦的,但是媽媽希望小朋友康復,知道他怕苦,所以哄他喝藥,這個心是真的。相反,有些事 fact check 過沒問題,甚至站在道德高地,讓人無從反駁,不過你看他說話大多是花言巧語,轉彎抹角,偷換概念,又或者自說自話,邏輯混亂,他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,可能另有意圖,可能想賣弄小聰明,也有可能不過是多嘴,很想插話。如果你不知言,是是非非,混為一談,糊里糊塗,做出一些不是出自自己真心的事,那還怎樣仁,怎樣義呢?

父子騎驢,這個故事大家都應該聽過,現在再聽聽,看看有沒有什麼新體會?

從前有對父子拉著一頭驢,準備到巿集上賣,走著走著有路人問:「咦?為什麼你們有驢都不騎,那麼浪費呀?難得有一頭驢,不好好利用,對不起自己,也對不起驢子呢。」是啊,於是爸爸就讓兒子騎在驢子上繼續走。

誰知走了一會,又有另一個路人憤怒地說:「嘩!兒子舒舒服服騎驢,老爸則要徒步走,小心雷公劈你這個不孝子!」被人責備了一頓,兒子便立刻落地走,爸爸就坐上了驢子。

誰知再多走兩步,又遇見另一個路人,他說:「嘩,你高頭大馬就騎驢,個頭小小的小朋友反而要跟著後面追,你怎麼當人家父親的?」爸爸想一想,把心一橫,兩個人一起騎驢,就肯定錯不了。

結果,還是被人說:「嘩!兩個人那麼重,騎在驢子身上簡直是虐畜呀!你們還有一點羞恥之心的話,就讓牠騎一回,當打平吧。」

進到城裏,人們看到他們父子倆揹著驢子,有些人笑,有些人罵,還有些人拿東西扔他們,驢子受驚掙扎,一走,就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。

父子倆垂頭喪氣,有一位老人家上前教訓他們,以後做人要有主見,不要人云亦云。其他巿民也紛紛加入教訓,一人一句,直到天色變暗,人群忽然咻一聲全不見了,啊,原來全都回家吃飯去了。

咦?似乎很像互聯網上的留言呢?好,這次好像說不智多於說智,下次再正面一點說,智……不得了,說「格物致知」!